来源: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:2023-06-13 15:07:47 阅读量:0
近日,承德市滦平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到企业进行调研走访,收集企业困难和意见建议,及时发现在惠企政策落实、监管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构建纪企联系的反映问题“直通车”机制,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见效。
滦平县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将监督推动民生实事作为“一切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该县纪委监委立足“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水源涵养功能区”的功能定位,聚焦全力为京津输送优质水源目标,把潮河沿线10个乡镇作为监督重点,发挥“室组地”联合监督作用,加强跟进监督、精准监督、全程监督;紧紧围绕河湖“清四乱”、违法违规取水整治、生态环境领域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等工作,开展监督检查“回头看”工作,做到真督、真查、真改到位,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,推动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;针对群众反映养老保险缴费、生活缴费等不方便问题,实地检查走访全县7个社区、6个乡镇了解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使用情况,通过与主要领导沟通会商、下发提示函等方式,加快推进一体化平台向乡村两极延伸。截至目前,该县在各乡镇(街道)安装“裕农通” 117台,实现群众缴费就近办、网上办、自助办,打造“政务服务一公里服务圈”,进一步提高民生服务水平。
信访举报是群众反映问题的主渠道,该县始终把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贯穿信访工作的主线,每日安排1名班子成员接访,坚持文明受理举报,规范答复口径,严格落实“四个一”工作法,即:一张笑脸安心、一句问候贴心、一杯热水暖心、一张登记表解疑心,精准研判信访人反映的问题,严守职责边界,把业务范围内问题受理好、办理好,把业务范围外问题解释好、沟通好、协调好,不断打造“暖心”信访,让信访工作更有温度。2022年以来,领导班子成员共接访群众60余人次,带案下访8次,帮助解决问题3个。
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,实现“事心双解”,滦平县纪委监委变“被动接访”为“主动约访”,在反映问题办理过程中,实行受理告知、事中沟通、办结反馈,让群众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,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,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“非常满意,没想到纪委不仅对我反映的问题进行查处,还帮我把工伤赔偿要了回来,真心感谢纪委。”在滦平县纪委调查组成员就群众反映问题办理结果进行反馈后,张某激动地说道。
干部队伍作风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干部的形象,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与兴衰。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,是发展之要,现实之需,群众之盼。
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,成立11个工作组,针对部分党员、干部工作中存在的“拖、庸、浮、僵、奢、散”等问题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的方式深入乡镇(街道)、县直各部门开展明察暗访;科学精准“靶向”纠治影响党中央政令畅通、漠视侵害群众利益、加重基层负担的不正之风,以及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片面理解、机械执行、野蛮操作,玩忽职守不作为,任性用权乱作为,权力观异化、政绩观扭曲、事业观偏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;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实行清单式管理,明确整改目标、整改措施、整改时限和具体责任人,坚持立行立改,确保整改到位;对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强化警示震慑和教育引导,营造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的良好氛围。
分享到:
©中共承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承德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37292号